無需巨額投資,通過管理與過程優化實現顯著節能效果
曝氣是污水廠的"電老虎",通常占全廠能耗的50%-70%。精準控氧是關鍵。
摒棄傳統的"定時+經驗"的曝氣模式,采用基于溶解氧(DO)在線監測儀的自動反饋控制系統。系統實時監測生物池內的DO濃度,自動調節鼓風機的風量或曝氣設備的開停。
避免過度曝氣,在保證硝化效果的同時,可節省曝氣系統15%-30%的能耗。同時還能改善污泥沉降性,減少絮凝劑用量。
水泵提升和攪拌的能耗占比約20%,優化空間巨大。
數據是優化決策的基礎,智慧水務平臺是廠站的"智慧大腦"。
建立中央監控系統(SCADA),收集全廠的流量、水質、電量、設備狀態等數據。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,構建預測模型,實現對工藝參數的超前調節和設備的預防性維護。
實現從"經驗驅動"到"數據驅動"的變革,系統性優化全廠能耗,預測進水負荷變化,提前調整運行策略,避免能源浪費。
"心中有數"才能優化有方。
高效的設備是節能的基礎,而操作人員的意識是節能的靈魂。
降低能耗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,而非一蹴而就的項目。通過以上五大管理策略,污水廠可以在不進行大規模資本投入的情況下,實現運營成本的顯著降低和碳足跡的減少,最終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。